臺北市立美術館 義工園地

義工園地。聯繫與互動。關心與協助。熱愛藝術,造福社會。

2009-03-01

[202]林之助-小閒


林之助 (1917-2008) 202 展室
小閒 1940
膠彩 195.5x152cm
林之助生於台中縣大雅鄉富紳之家。少年時期在家人安排下前往日本求學,中學畢業後考進帝國美術學校(現今的武藏野美術大學)東洋畫科,曾隨奧村土牛、山口蓬春、川崎小虎、小林巢居等日本畫名家學習,畢業後進入兒玉希望畫塾,表現優異,並以「朝涼」一作入選帝展。1941年返台,卻因太平洋戰事爆發而無法重回東京,大批膠彩畫作因此留在日本成為憾事。林氏在台定居後亦積極參與美術活動,多次入選府展並獲殊榮。戰後應聘至台中師範學校,任教三十餘年並長期擔任省展評審委員。1954年組成「中部美術協會」,以其抱負與熱忱,領導中部畫壇並致力膠畫彩畫人才的培育與傳承。1977年為常年被議論不休的「東洋畫」一詞更名為「膠彩畫」。1985年,東海大學美術系力邀林氏開設膠彩畫課程,始中斷多年的膠彩畫教育得以延續。
林氏由於家庭經濟富裕,得以在文學、繪畫、舞蹈、音樂等各項藝術領域的興趣與鑽研。留日期間,林氏經常到東京新宿的森永牛奶糖附設咖啡店享受評價咖啡。店裡的女服務生對年輕瀟灑的林氏皆相當仰慕。1940年,他以此店三位女侍為模特兒作畫,即為「小閒」。
該作參加第四屆兒玉希望畫塾展時頗受好評。作品尺寸相當大,因此如何妥貼安置畫中人物,使構圖與畫面空間生動而不單調,即為此圖首要課題。畫家利用正面、左右側面的三位女子,圍於火爐後排成環型站立,她們與背後棕色沙發椅、藍白牆壁、壁上盆花,構成前後五層豐富的空間層次,成功地解決畫面安排問題。此外,畫家特別以平塗的方式,不強調暈染及立體效果,而採用青、白、棕等冷色系,配以均勻細緻的輪廓線,使膠彩畫淡雅明淨的效果,發揮的淋漓盡致。值得一提的是,一侍者圍群口袋中,點菜傳單上繪印著當時流行的坦克車圖案,含蓄而巧妙地流露「戰時日本」的特殊時代氣氛。(雷逸婷-北美館2001典藏常設展)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