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美術館 義工園地

義工園地。聯繫與互動。關心與協助。熱愛藝術,造福社會。

2009-03-01

[203]陳界仁-凌遲考:一張歷史照片的迴音


陳界仁 (1960- ) 203 展室
凌遲考:一張歷史照片的迴音
錄像裝置 DVD三片 2002
陳界仁生於桃園,二十歲起即以邊緣者的姿態,於1983-86年間陸續在空屋、地下室、街頭、海邊等場域進行實驗性的表演,以行動表演來挑釁政治與社會體制對人體之禁錮與壓制。這些表演在解嚴前後,便因他認為不再具有政治上的冒險性而在創作上沉寂了一段時間。1996年起,他開始利用電腦與影像繪圖軟體創作,除了經常受邀參加世界性的表演藝術節,也多次參加台北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聖保羅雙年展和光州雙年展,受到國際策展藝評界的重視。陳界仁在2001年曾被列入世界百位傑出當代藝術家之一,也是台灣唯一上榜的當代藝術家。他在90年代的重要作品如「捨身地藏」 (1993-94) 、「本生圖」 (1996)、「失聲圖」與「法治圖」 (1997)、「恍惚相」(1998)皆因其傑出表現而有多件作品為本館典藏。本次展出之錄影裝置作品「凌遲考:一張歷史照片的迴音」,亦曾在巴黎FLAC展出,受到矚目。
「凌遲考」影片中的凌遲意象無所不在,除了行刑的現場,已成歷史遺跡的圓明園、哈爾濱731遺址,以及綠島的綠洲山莊、中壢RCA電子加工廠與成衣加工廠之女工宿舍,加上影片中充當演員的眾多工殤與失業勞工,幾乎無一不是長期遭受凌遲肆虐的受難者。陳界仁的「凌遲考」以冷靜而壯烈的方式,控訴台灣長期以來遭受西方各種「殖民」形式的歷程。「凌遲考」的影像彷彿集體記憶中的夢的影像,潛藏於觀者的「集體潛意識」,挑戰觀者的「回應」與記憶。陳界任援用那張使法國士兵巴岱爾(Georges Bataille)因而知名,摄於1905年的凌遲照片。照片中所凝結的不止是殖民主義對東方的強勢,透過了「攝魂術式的科技媒體」觀看,也是刑罰之下從生存到死亡之間的漫長對峙。因此,被摄者的失魂與受刑人的恍惚(因被施以鴉片而延遲了死亡與痛苦) ,兩者之間形成了形上與形下的彼此指涉,照片做為歷史之證據,揭發觀看和被觀看者間的權力關係,被拍攝者被「攝了魂」,如同受凌遲者肉身受到的肢解,那個剎那在被定影之後,成為被封固的記憶與能量。在西方,這張照片因為巴岱爾的詮釋,成為承載著宗教、情慾、酷刑與狂喜的恐怖美學中的重要影像,在中國1998年以前,卻是極少人知。
「凌遲考」用緩慢而詩意的速度以三個銀幕放映,將歷史和台灣當代社會連結起來。這部影片在巴黎的FLAC放映時,被法國<世界報>評為:「它看起來殘酷,卻是這幾年我們看過最強的作品之一」。「凌遲考」的影像是介於瘋狂、極度痛苦與彷如聖靈充滿的狂喜的曖昧混合。雖然影像來自一幅當初很少人知曉的歷史文件,在「凌遲刑罰」早已被禁止,在人間消失的二十一世紀初,對這樣的凌遲刑罰過程的觀看經驗也彷彿觀看地獄圖像的經驗。而刻意放緩進行的影像由於背負龐雜交叉的歷史與意涵(殖民的、歷史的、影像史的、影像本質的、刑罰的、觀看、暴力美學等等),使觀者不得不進行凝視──凝視歷史,也凝視自己。然而,這個地獄般的殘暴意像其實來自觀者的主觀意識的投射,也是作者經過層層手法複製而成的虛擬模擬影像。藝術家希望以獨特的方式,例如緩慢進行的手法與調子,引起觀者的深刻凝視;針對「凌遲」的刑罰形式,重新加以凝視與再現,並將其擴大演繹為一道隱喻,影射全球化意圖下的第一世界霸權之於弱勢者的權力關係。(張芳薇/雷逸婷—典藏目錄)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