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美術館 義工園地

義工園地。聯繫與互動。關心與協助。熱愛藝術,造福社會。

2009-03-01

[204]蕭如松-窗邊


蕭如松 (1922-1992 ) 204 展室
窗邊
水彩.紙 98.5 × 71cm,

蕭如松,台北萬華人,1929年就讀臺北市南門尋常小學校,1935年入學北第一中學校,1940年考取台北第二師範學校並被分派到新竹師範演習科就讀,因此蕭如松雖然籍貫新竹北埔,但在十八歲之前,活動區域卻在台北都會區,接受著日本新式教育。1942年新竹師範畢業,前往高雄千歲公學校任教,1945年轉至新竹縣竹東國小教書,1949年至1950年也短暫任教於北市福星國小,1950年蕭如松回到竹東鎮教書,此後大半生定居新竹,並投注畢生經歷於當地的藝術教育。

本館曾經收藏兩件蕭如松的作品,一幅為人物畫〈學生群像〉,另一幅則為風景畫。此次本館新收藏的四十號作品〈窗邊〉,則是蕭如松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玻璃窗景系列。畫面雖然沒有創作年代,但畫家在畫作背面簽定此作為參加省展的作品,另浮貼標示英文標題為ATELIER,意指畫面所描繪為藝術家的工作室,綜上推測此即為蕭如松1970年參加第二十五屆省展的作品。巧合的是,這幅作品又是描繪校園畫室窗邊靜物的景象,由本館目前所收藏的三幅作品都是蕭如松於校園中描繪其於校園所見的景物來看,可見「校園」的的確確是蕭如松非常重要的創作堡壘。

畫家一向注重經營畫面空間意趣,而在靜物畫中表現窗明几淨的質地,並且捕捉光線穿透玻璃所產生的饒富變化通透質感,其實是蕭如松從1960年代後半期所嘗試的新風格,透過各種幾何分割畫面的實驗,不斷逐漸追尋創發一種能夠兼融理性與感性的形式,1970年的〈窗邊〉,就是這類兼具冷靜理性分割空間並且復函幽密詩意精采窗景系列的代表作品之一。這幅畫以黃綠為主要色調,在蕭如松巧思安排之下,原本陳設簡單的校園畫室,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充滿神秘光影效果的魔術世界,物體與物體的關聯,由一種表面的相互依存空間,轉換成可以互相穿透、自由進入的關係與位置。畫中除了一片片玻璃窗,其他如水杯、當時為了教學實驗以絲線串起的各式摺紙造型,也都是蕭如松表情達意的重要母題,雖然是一再重複的題材,畫家卻能不斷的與這些平凡的日常景物產生深刻的心靈對話,並且不斷更新對話的語彙,讓觀者也有所共鳴,於是直至1980年代,「窗邊」仍然是畫家感興趣的創作題材。

有關蕭如松一生行誼的介紹文字,不免提起他狷介的性格與精采的教學事蹟,在此筆者只將引用畫家早年自畫的兩幅書法作品來對應他的生命情調,年輕時的蕭如松就是這麼寫著:「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而「梅花嶺畔三山月,宵市樓頭一草堂」不正契合了蕭如松的心志與生活。(林育淳—典藏目錄)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