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黃進河-火
黃進河 (( 1956- ) 206 展室
火 1992
油彩 畫布 400x815cm
黃進河生於嘉義,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畢業,自學畫藝,曾受邀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及台北雙年展。黃氏擷取台灣佛、道常民宗教與民俗的符碼,以具原創性的美學觀與繪畫形式探討台灣社會當下現實的狀況。在構圖飽滿、色彩濃烈、充滿意志力的史詩式繪畫風格中,以絕對的自信與自我企圖完成其宏觀的台灣藝術主體大業。這種企圖與特質在本次展出其大幅畫作「火」中尤能清楚呈現,混合「普普藝術」風格與台灣看板形式的表現中,黃進河以繁複、刻意強調的飽滿結構佈局與批判性的內容手法,描繪出台灣當代社會神、魔一體,天堂與地獄共存、充滿旺盛慾望、具爆發力的台灣圖像。「火」,是黃進河九O年代重要成熟作品,也是他所作兩件大尺幅作品中的一件。
黃進河自七O年代起即已開始創作,幾百幅當時所作的作品後來多數銷毀,此時期藝術家稱為「習作寫生期」。據黃進河所言,當時的風格有表現主義畫風的傾向,畫至七八年左右封筆。之後,從事攝影一段時間至八O年代始重拾畫筆。當時畫抽象畫,三、四年後變轉回具像,此時期暫稱為「具像表現期」,時序與風格皆與當時世界藝壇明顯的創作潮流與趨向吻合,作品具有新表現主義的風格傾向。此時期以後,黃進河不斷反省,希望摒棄西方現代藝術發展的陰影,建構其所謂「台灣美學」的主體與特質,開始發展出目前廣為人知,具有飽滿結構的圖像風格。「火」可說是黃進河這個成熟期的最傑出作品之一。
黃進河的圖像風格除了擷取宗教與民俗的符碼如道教圖繪、祭祀儀典、歌仔戲、電子花車等,也揉合台灣日據時代李梅樹與陳澄波等前輩畫家的風格,同時,也自洪通的繪畫獲得啟發。他在九O年代所發展,「層敷」的、發亮耀眼的、華麗的繪畫手法,源自廟宇經過長年受常民膜拜後神祇光亮的臉龐。而「飽滿」的,刻意構築的結構佈局手法,則暗寓台灣多元文化社會的混雜、穿插與擁擠。王鏡玲曾為文提到黃的飽滿擁擠的圖像風格是「一齣沒有結局的戲碼,……好像每一個主角都想大聲說出自己的故事,但是卻沒有人想去傾聽另一個人」,好像大家都時間不夠、空間不夠,必須全擠在這最後唯一的時空拼命擴張自己,而「豔光四射」華麗的視覺美學,則「掌握了當前台灣集體歇斯底里的精神狀態最經典的特寫」,也是邱武德所言「台灣人打死不退的生命意志及心理所嚮往綿綿不絕取之不盡的最高能量」。(張芳薇-典藏目錄)
標籤: 25年典藏精粹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