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美術館 義工園地

義工園地。聯繫與互動。關心與協助。熱愛藝術,造福社會。

2009-03-04

[206]黃土水-釋迦出山


黃土水 ( 1895-1930 ) 206 展室
釋迦出山 1997翻銅 (石膏原件1926)
38x38x113cm
黃土水 生於台北艋舺木匠的家庭,自小就展露了木雕的天份。台北國語學校公學校師範部畢業,1915年進入東京美術學校木雕部進修,成為第一位留學日本學美術的台灣青年。1920年以「山童吹笛」初次入選第二屆帝展,是臺灣第一人入選帝展。黃氏雕塑的造詣與成就是多面性,除木雕,石雕外,在塑造方面也展現驚人的才華。黃氏自1920年以後,作品就連續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在當時的台灣藝壇造成震撼,並對當時愛好藝術的台灣學子,產生極大的鼓舞。黃氏的創作,首先由民間傳統藝術入手,之後融合學院紮實的訓練,並吸收法國羅丹的雕塑觀念,而其創作題材特別以探索台灣鄉土風物的表現,特別是「水牛」系列作品最吸引人心。1930年黃氏因勞成疾病逝日本,享年三十六歲。
黃氏精於掌握人像姿態與精神面貌的功力,在一般人的肖像中展露無遺,甚至連高難度的為佛祖立像的工作,黃氏都能完善表達其藝術品味的堅持。「釋迦出山」是黃氏1924年受託為萬華龍山寺所作的作品,他遍覽史料並可能參考南宋梁楷「出山釋迦圖」,完成了石膏模型,最後選擇櫻花木雕刻成品。釋迦偏袒右肩,衣飾採鍵陀螺形式,造型簡潔有力;立佛閉目合掌沉思,雖是飽經風霜的面容,卻隱隱流露無限悲憫之情。此件作品費時三年完成,而作品之募款工作也長達四年才籌得一千四百元。此作品於1926年12月供奉於龍山寺之後,卻於二次大戰美軍轟炸時被毀,幸而魏火曜先生仍保存家傳黃氏當年贈予魏清德之石膏原模,後此石膏原模輾轉經文建會轉贈本館典藏,對保存台灣雕刻史料具有深切的意義。(林育淳-北美館2001典藏常設展手冊)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