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美術館 義工園地

義工園地。聯繫與互動。關心與協助。熱愛藝術,造福社會。

2009-03-04

[208]江兆申-行書蘇東坡前赤壁賦


江兆申 (1925-1996 ) 208 展室
行書蘇東坡前赤壁賦 1994
墨.紙 174 x 46 cm x8
江兆申字椒原,出身安徽書畫世家,家學淵源,曾親謁新安畫壇宗師黃賓虹,對其日後自習作畫頗有影響。雖因時局動亂只受數年學校教育,淵博學養全賴自學。1949年來台後任教基隆中學,因詩文俱佳溥心畲收為弟子。1965年首度各展極為成功,為故宮延攬為研究員,後升任書畫處處長、副院長。1991年退職後隱居埔里揭涉園,1996年5月於瀋陽魯迅美術學院講學時驟逝,享年72歲。
本件作品支風格特色:
行書是江兆申最常用、最具個人風格特色的字體,也是題畫所用的字體,書風欹側有態、靈動飛揚,總令人神馳於其個人獨有的字形結體。他作長幅全開字,往往不打格子或折行,由門生接紙,其成竹在胸、從容不迫地以中峰運筆懸臂直書,腰背腕指力量齊發,而行氣一貫。
江兆申傳統國學底子深厚,素喜書蘇軾詩賦,亦曾評蘇字「于無意中自然造妙」,嘗書赤壁賦多次,以手卷為多。此書作於一九九四年夏日,獨為長幅八屏,氣勢磅礡,是晚期特色行書,轉折多方筆,與早年圓轉遒麗的書風相比,較為沈穩端凝。結字欹側奇險,似傾反正,運用筆劃疏密與輕重之對比,一字中有疏有密,從飽墨重筆至乾筆刷絲,在凝重與枯勁之中,虛實呼應而墨趣十足。而字間佈局錯落有致,上下相承,左右照應,通篇行氣靈動而生氣盎然,與蘇軾文學作品雄深雅健之風格相互輝映,氣勢魄人,一派天真自然,得於意外。
本件作品對館內收藏之重要性:
古人有謂「書到妙在性情,能在形質。」表示這其中能透露書家修養個性與書寫時的思想感情。行書是占人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書體,最能顯露書家的性格特色。江兆申所擅書體中以行書最具個人特色,也最具個人魅力,作品亦最多。他自幼曾為人抄書,四九年來台後養成抄書讀書的習慣,抄書以行書為主,字穎秀瘦挺﹔六O年代遷居台北後,書風較為圓厚柔婉,後漸趨奔放﹔放入故宮後,歷代名蹟使他視野開闊、兼以吸收各家之長,而溥心畲教其:「寫字要多讀明人的軸子」,久而久之,其行書之用筆結字、章法氣勢形成己之風格,可與古人相較而不遜色。七O年代中期,結體由瘦長轉向方闊,用筆較為沉厚;到了八O年代,江氏行書風格已臻成熟,用筆爽利自然,無入而不自得,結自奇側斜欹,妍醜雜出,達到以醜為美、拙勝於巧之境界。而晚年之作,畫風更為沉穩老辣,臻於老境。「前赤壁賦」正是江兆申晚年行書力作。本館書法藏品中以行書為最多,而江氏身為台灣當代書畫家,也是中國傳統文人最後一筆,創作皆基於一個厚實寬廣的民族文化背景兼具時代精神。他引領現代人走入古典世界,重新詮釋歷史,並在其中找尋藝術的養分。此作對於本館而言,其典藏之必要性與重要性便在此處。(雷逸婷 北美館2001典藏常設展手冊、典藏目錄1997/1998)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