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美術館 義工園地

義工園地。聯繫與互動。關心與協助。熱愛藝術,造福社會。

2009-03-01

[205]夏陽-人群之十一


夏陽 (1932- ) 205 展室
人群之十一 1978
油彩 畫布101.5x137cm
夏陽 生於湖南湘鄉,本名夏祖湘。1948年畢業於南京市立師範簡師,1949年隨軍抵台,服務軍旅。於1951年隨李仲生習畫,並與畫友蕭勤、蕭明賢、吳昊、李元佳、霍剛、歐陽文苑、陳道明等人聯合創立「東方畫會」,提倡現代藝術,於1957年首次展出東方畫展於台北。1963年末,初訪歐洲,後定居巴黎5年,1968年移居紐約,直至1992年返回台北定居。2000年獲頒予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國家文藝獎」。
夏氏多年飄移不同國度的經驗,可以作為觀者探討其不同畫風的參考。移居紐約後,於1972年時注意到超寫實主義的出現,開始用往來的人群做為題材,並以三腳架拍攝幻燈片,將快門放慢於8分之1秒的速度,使得靜止的景物清楚,而移動中的人物則呈現模糊的效果。從這個時期開始的照相寫實作品,可分為幾個階段:1972-74年以單人形象的黑白畫面為主;1975-77年,加入人群,並賦予色彩;1980年末,則是以呈現鴿子的小幅畫作為主。1987年後,又重拾60年代時期發展的「毛毛人」造型,將人物以表現性的筆觸展現顫動模糊的感覺。
「人群之十一」是夏氏照相寫實時期第二個階段的代表作之一,由畫面左邊斜切入的黃色計程車為指示,可無疑的辨別作者描述的是繁忙熙攘的紐約曼哈頓街景。清晰的物、景與晃動的人所形成的對比,是夏氏獨特的畫風。觀者凝聚靜止的物景--商店標誌、玻璃帷幕、斑駁的人行道線、等候中的車群,同時,又感受到前景裡進行中人們的速度,強烈對比所呈現出的是冷漠、疏離的都會個性,討論的是寫實與現實的距離,引出的是虛無與物質間的曖昧境界。
(劉美玲-北美館2001-典藏常設展手冊)

標籤:


繼續閱讀

[205]韓湘寧-王子街


韓湘寧 (1939- ) 205 展室
王子街 1972
壓克力顏料 畫布289x183.5cm



韓湘寧 生於四川重慶。1960年省立台灣師範學院藝術系畢業,加入「五月畫會」。1961年參加巴西聖保羅國際雙年展及巴黎國際青年雙年展,作品色彩深沉斑駁、空間意識不明,引發遠古意象悠情。1967年移居紐約,在異文化中思辯藝術「不是東西」的國際語彙。70年代使用噴槍作畫,受到美國50-60年代色面繪畫及當時照相寫實主義的影響,作品呈現極淡如白的色點,即秀拉點描式淺淡色點。80年代末以水墨點畫都會人物及中國新山水,90年代並以電腦影像探索台灣的政治與社會。
70年代韓氏旅美,由於受到美國50-60年代色點繪畫的影響,作品呈現噴槍所噴極淡如白的色點,亦受當時照相寫實主義影響,在高樓大廈上的淺淡化秀拉式噴槍色點,成為作品新風格。紐約的「王子街」,剛硬的建築與溫柔的藝術,正是美國50-60年代色面繪畫與70年代照相寫實在韓氏身上的美學交織;在大廈頂樓或直昇機上,以望遠鏡獵取的攝影寫實,透過噴點技法,有如法國新印象派畫家秀拉的點描色點,在畫布上產生色彩交融的新效果,取代了秀拉的原色手繪點描,鋼骨建築取代了塞納河畔撐小圓傘穿蓬蓬裙的淑女。
「王子街」這件作品,不見地表與天際的摩天大樓,在隱約明暗光影間,除了直昇機可穿越一探究竟外,只能在頂樓上遠遠地用望遠鏡鳥瞰。如此大幅尺寸的畫面,以空氣漂浮、色光朦朧之美術展現開來,已不是一般攝影鏡頭的現實,而是藝術家在攝影畫面結構上,以噴槍噴點作畫,加以美學意義轉化及視覺美化的另一種真實。霧濛濛的一片,既如紐約的晨光,亦似工業文明的時代氛圍,產生超大的凝聚力及無線的張力,同時發出藝術家心靈深處追夢的渴望:生命中無處不是詩的、浪漫的、被嚮往與被希望的。這才是韓氏「繼往聖絕學-秀拉的點描色點」推陳出新中,最可貴最應該被欣賞的藝術本質,也證明,藝術家創作過程中,所必須應用的工具及材料,都只為了鋪陳藝術家的生命意涵與美學思維。韓氏完成了開創時代新風格的心願,類似這樣的創作不斷出現,成為韓湘寧式的「超印象寫實」。(王素峰-北美館2001-典藏常設展手冊)


標籤:


繼續閱讀

[204]廖繼春-西班牙特麗羅


廖繼春 (1902-1976 ) 204 展室
西班牙特麗羅 1975
油彩畫布80x100cm

廖繼春 生於台灣豐原。1922年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畢業。1924年入東京美術學校師範科。1927年畢業返台。曾任教中、小學及專科、大學美術科系三十餘年。其油畫三次入選日本帝展,並擔任6、7、8屆「台展」洋畫審查員,也鼓勵學生畫抽象畫及組「五月」畫會。1962年應美國國務院之邀赴歐美考察後,畫風更形天真、自在浪漫;色彩更為華麗、和諧,並且出現大量的粉紅色,風格獨特,表現卓越。
特麗羅(Toledo)是西班牙定都於馬德里之前(1087-1560年間利昂˙卡斯提爾Leon Castile王國)的首府,此山城遍佈石造建築物,綜合了中世紀基督教文化與回教文化的特色。廖繼春於1962年應美國國務院之邀歐遊至此,留下美麗的回憶。
「西班牙特麗羅」完成於1975年,正是廖繼春逝世前一年的力作。雖然取材是一個景,但表現的卻是一個靈視的平面結構。廖氏五段式水平性的思維,由下而上,寬舒的色面至緊密的色塊,粗放的線段到纖細的線條,以「之」形蜿蜒聚焦於高聳而模糊的建物。廖氏描寫這件作品,不僅參考簡筆速寫,或許參考圖片或幻燈片,對照實景,確是內容繁複。作畫時,大抵粗分色域,再佈全局,並以布塊、手掌、指頭代筆而再畫布上均勢遊走色面,也以筆端或筆尖自如鉤勒淺淡不明的細線,如音樂家指揮樂章,輕重緩急牽動心弦,富麗而莊重地轉化成主觀而抽象的節奏與律動,呈現出舒緩而開展的心靈空間及淡淡的詩意。
「西班牙特麗羅」色彩豐富潤澤,層次縝密筆筆自適,就在亮麗中透顯出廖氏平和、抒情、浪漫、自在的氣質。廖氏生前常向家人提及此作為其最喜愛之重要代表作,生前一直陳列於家居廳堂主牆,直到1988年典藏於台北市立美術館為止。(王素峰-北美館2002典藏常設展手冊)

標籤:


繼續閱讀

[204]陳慧坤-日光東照宮唐門


陳慧坤 (1907- ) 204 展室
日光東照宮唐門 1982
彩墨 紙 176.2x93.5cm

陳慧坤生於臺灣省台中縣龍井鄉,字上苑。自幼受先翁清文公誘導而愛好繪畫,1927年赴日習畫,入川端畫學校,1928年考取東京美術學校師範科,1931年畢業返鄉,1947年應聘於省立台灣師範學院任教,至1977年方才退休。
研究陳氏藝術創作方格:在東京美術學校畢業至1960年之廿九個年頭皆專心攻東洋畫(膠彩畫)為主,1960-1969年間,以東洋畫、國畫及西畫的古典派、印象派、那比派、野獸派、立體派等各派系技法之融合表現,1969年以後,五度歐遊參觀美術館,臨摹描繪印象主義時期諸名師之作,在巴黎街頭及郊區巴比松等地寫生,行跡遍及西歐、北歐及美日。並以「觀察自然,再現自然」,表達當時對臺灣本土環境之喜愛與關注,將中國畫、日本畫、西洋畫融匯一體,豐富了他作畫的技巧、條件和內容的獨特個人風格。
陳氏自1948年起歷任台灣全省美展之評審委員及顧問。陳氏作畫之技巧,融合運用了西洋繪畫的「塞尚綠」、「立體派」的風景解析表現法與印象派莫內的表現筆觸、梵谷的描繪法與色彩,正如其對西洋繪畫方法的領會,與運用在描繪臺灣風景的巧妙結合,以中西繪畫兩者之巧,明亮的色彩,敏銳的眼光和堅實的筆觸,對繪畫所秉持之態度如其自述:「我對風景是絕對的忠實,無論在形和色兩方面」來開創其個人獨特之藝術風格,這正是陳氏表達其繪畫中期的重要風格。
(張振明—典藏百選)
「日光東照宮唐門」是他晚年時候,相當具有代表性的膠彩作品,金碧輝煌的建築物搭配層次多重的松樹林,畫面端麗又清新,更顯示出他的創作功力。
(林育淳編撰—25年典藏精粹)

標籤:


繼續閱讀

[204]陳夏雨-裸女之三 (洗頭)

陳夏雨 (1917-2000 ) 204 展室
裸女之三 (洗頭) 1947
銅 高度︰19cm

陳夏雨 生於台中縣龍井鄉。自幼喜愛動手刻製玩具、木偶,1934年見到日本雕刻家堀進二為祖父所作肖象,心生習藝之志,1935年赴日入水谷鐵也門下,翌年轉入藤井浩祐處,1939年陸續以「裸婦」、「髮」入選帝展,1943年獲無鑑查資格參展,並受邀加入「日本雕刻家協會」,也同時參加台陽美術協會。戰後返台曾短暫任教於台中師範學校,及擔任省展審查委員,然因深感藝術創作有如修行,1947年起即辭去教職,亦不再參加公開活動,常年隱居台中,專心致力於創作,數十年來執著專注地耕耘於雕塑創作直至去世。
相較於黃土水的作品多在寫實造型中,傳達鄉土的風物民情,陳氏的作品受到恩師藤井浩祐的影響,強調精神性的造型內涵。他放棄雕塑表面質地與光影的構成,以簡明樸素的型態表現人體含蓄的內在活力。他的女體作品傾向於古典寫實,同時具有世紀初象徵主義的理想美,在寫實的技法裡,融有他獨特的造型質素。
陳夏雨的雕像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種調和自足、安定靜謐的姿態,以及結實飽滿的形體,絕緣於一切會引起觀者內心騷動,或喚起視覺聯想的細節,全然凝止於無時間性的空間之中。這樣的創作風格或許與陳夏雨的性格與生活環境有關,自律嚴謹的他,多年以來拒絕外界活動,懷著修行苦練的態度,在嚴苛的工作條件下,沉默且堅持的投入創作,彷彿以創作下的雕像人物進行自我內在省察,在思考、構成、審查、修改、搗毀、重製的過程中,逐漸脫出一個理想形象,是在作品中精確存在的,當中除了內斂的生命氣息外,更注入了作者的崇高與靈魂。
(摘錄自北美館2001-典藏常設展手冊-胡慧如撰寫)

標籤:


繼續閱讀

[204]李石樵-田園樂


李石樵(1908-1995 ) 204 展室
田園樂 1946
油彩 畫布157x146cm
李石樵生於台北縣新莊的農家,自幼就非常喜歡繪畫,就讀台北師範學校時,其作品「台北橋」入選台展後,得老師石川欽一郎之助,赴日本就讀東京美術學校,並受到岡田三郎助的教導。1933年作品「林本源花園」入選帝展,同年他也獲得第七屆台展特選及朝日獎。之後作品七次入選帝展及新文展,他榮獲新文展「免審查」展出資格,年輕的他當時被藝壇譽為「天才畫家」。
1944年返台定居後擔負起台灣美術的倡導工作,透過台陽展及執教師大美術系、私人設立的畫室,實現他的理想。大陸淪陷後大量大陸人士來台,使台灣社會產生了不一樣的風貌,李氏在畫中也描繪了這時期的社會現象。他一輩子創作不斷,經歷過日據時代的風發意氣、光復後探討抽象繪畫,晚年復歸於寫實,畫風變化多端。
「田園樂」是李氏1946年的作品,畫之旨趣則在表現光感所呈現的色感。描寫農家收割的情景,畫中人物都是李氏的家人,右側站立的少女是李氏的大女兒,坐著的老人是他的父親,他們正在進餐;後面的壯丁們忙著晒榖,其實這就是李氏新莊老家的生活寫照。此話也正反映出李氏所主張之「從現實中探索美的題材與富有美感價值的藝術」。(摘錄自北美館2001典藏常設展手冊-施慧明撰寫)

標籤:


繼續閱讀

[204]李梅樹-白衣少女


李梅樹 (1902-1983) 204 展室
白衣少女 1952
油彩 畫布116.5x91cm

李梅樹 生於台北縣三峽鎮富裕之家。1918年入台北國語學校師範部,才開始與美術有所接觸。早在國語學校畢業前,與陳植棋、李石樵、李澤藩等人同時受教於石川欽一郎所組成的「暑假美術講習會」。1928年赴日,隔年考取東京美術學校,就學期間師事岡田三郎助,為其寫實風格奠下深厚的基礎。1934年畢業後返國,創立台陽美術學會,積極推展台灣美術運動。自1964年起應聘藝專、文化及師大任教長達17年之久。在台灣早期前輩畫家中,李氏是少數同時活躍於藝壇和政壇的人物,畢生投入於三峽祖師廟的重建工作,這些經歷使他對民間藝術和風土民情有了更進一步深刻的體認。
1945-1965年這段時間,他大都以週遭女性為題材創作,然而,不同於他在二戰之前的女性畫像作品,所傳達的歐洲浪漫情調。這幅「白衣少女」充分流露出台灣少女的溫柔婉約。李氏重拾了30年代之室內題材及融合40年代人物前景特寫圖像之安排。室內陳設物之安排;鏤刻傳說民俗故事之木屏風、右側桌上之青銅爵,和大陶甕與桌緣雕飾等等,均反映李氏回歸傳統民俗藝術之傾向,這自然與他主持三峽祖師廟審美情感有關。
「白衣少女」在色彩上逐漸自李氏早期印象派豐富的色彩褪去,走向較具古典主義優雅、柔和的色調;畫中的筆觸亦由早期印象派跳躍式的筆調,逐漸回到西方古典繪畫,細膩的精密筆法;在構圖方面畫家降低了視平線,畫中人物不再是一種全身的描繪,而是三分之二的大半身取景,這種構成,成為李氏這段時期人物畫重要的特色之一。
這種視角稍微上仰的構圖形式,是具有其深層意義的,誠如蕭瓊瑞所言:「李梅樹…...以往帶著一種旁觀的、稍代自信與優越的、綜覽全局的觀察之眼,現在則變得卑微、謙遜了。此外,也使主題人物增大,讓畫面人物變得崇高了;再加上人物衣飾、背景的刻意精細描繪,一種看似典雅的風格也就應運而生」。李氏的畫風也在此逐漸告別了早期的西歐情調,慢慢地流露台灣本土的藝術風貌。
(張麗莉-北美館2001典藏常設展手冊)

標籤:


繼續閱讀

[204]蕭如松-窗邊


蕭如松 (1922-1992 ) 204 展室
窗邊
水彩.紙 98.5 × 71cm,

蕭如松,台北萬華人,1929年就讀臺北市南門尋常小學校,1935年入學北第一中學校,1940年考取台北第二師範學校並被分派到新竹師範演習科就讀,因此蕭如松雖然籍貫新竹北埔,但在十八歲之前,活動區域卻在台北都會區,接受著日本新式教育。1942年新竹師範畢業,前往高雄千歲公學校任教,1945年轉至新竹縣竹東國小教書,1949年至1950年也短暫任教於北市福星國小,1950年蕭如松回到竹東鎮教書,此後大半生定居新竹,並投注畢生經歷於當地的藝術教育。

本館曾經收藏兩件蕭如松的作品,一幅為人物畫〈學生群像〉,另一幅則為風景畫。此次本館新收藏的四十號作品〈窗邊〉,則是蕭如松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玻璃窗景系列。畫面雖然沒有創作年代,但畫家在畫作背面簽定此作為參加省展的作品,另浮貼標示英文標題為ATELIER,意指畫面所描繪為藝術家的工作室,綜上推測此即為蕭如松1970年參加第二十五屆省展的作品。巧合的是,這幅作品又是描繪校園畫室窗邊靜物的景象,由本館目前所收藏的三幅作品都是蕭如松於校園中描繪其於校園所見的景物來看,可見「校園」的的確確是蕭如松非常重要的創作堡壘。

畫家一向注重經營畫面空間意趣,而在靜物畫中表現窗明几淨的質地,並且捕捉光線穿透玻璃所產生的饒富變化通透質感,其實是蕭如松從1960年代後半期所嘗試的新風格,透過各種幾何分割畫面的實驗,不斷逐漸追尋創發一種能夠兼融理性與感性的形式,1970年的〈窗邊〉,就是這類兼具冷靜理性分割空間並且復函幽密詩意精采窗景系列的代表作品之一。這幅畫以黃綠為主要色調,在蕭如松巧思安排之下,原本陳設簡單的校園畫室,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充滿神秘光影效果的魔術世界,物體與物體的關聯,由一種表面的相互依存空間,轉換成可以互相穿透、自由進入的關係與位置。畫中除了一片片玻璃窗,其他如水杯、當時為了教學實驗以絲線串起的各式摺紙造型,也都是蕭如松表情達意的重要母題,雖然是一再重複的題材,畫家卻能不斷的與這些平凡的日常景物產生深刻的心靈對話,並且不斷更新對話的語彙,讓觀者也有所共鳴,於是直至1980年代,「窗邊」仍然是畫家感興趣的創作題材。

有關蕭如松一生行誼的介紹文字,不免提起他狷介的性格與精采的教學事蹟,在此筆者只將引用畫家早年自畫的兩幅書法作品來對應他的生命情調,年輕時的蕭如松就是這麼寫著:「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而「梅花嶺畔三山月,宵市樓頭一草堂」不正契合了蕭如松的心志與生活。(林育淳—典藏目錄)


標籤:


繼續閱讀

[204]郭柏川 - 孔廟


郭柏川 (1907-1974) 204展室
孔廟 1956
油彩 宣紙 43x55.4cm

郭柏川生於台南市打棕街,1910年就讀台南第二公學校,1916年考入國語學校公學師範部,1921年畢業返鄉任教。1926年負笈日本習畫,1928年考入東京美術學校西洋畫科,1933年畢業。1937年郭柏川自日本轉赴大陸,於東北旅行寫生幾近一年,其後應邀任教於國立北平師範大學與國立北平藝專,又於京華藝術學校教授西畫,計旅居北平12年。1947年於台北中山堂舉行首度在台個展,1948年返台定居,1950年赴成功大學建築系執教,前後凡20餘年。1952年創設台南美術研究會,簡稱「南美會」。揉合東西方文化藝術的世紀課題,郭柏川採用宣紙畫油畫,並引用東方人對書寫線條的美感觀照,豐富畫面上的線條使用樣相,成功的創發個人風格。1956年的〈孔廟〉用青、紅強烈的對比色彩,描寫豔陽下台南孔廟週遭的風景,原本莊嚴肅穆的全台首學,在郭柏川大膽靈動的筆觸及配色下,畫面顯得耀眼而活潑。(林育淳編撰-- 25年典藏精粹)

標籤:


繼續閱讀

[203]陳界仁-凌遲考:一張歷史照片的迴音


陳界仁 (1960- ) 203 展室
凌遲考:一張歷史照片的迴音
錄像裝置 DVD三片 2002
陳界仁生於桃園,二十歲起即以邊緣者的姿態,於1983-86年間陸續在空屋、地下室、街頭、海邊等場域進行實驗性的表演,以行動表演來挑釁政治與社會體制對人體之禁錮與壓制。這些表演在解嚴前後,便因他認為不再具有政治上的冒險性而在創作上沉寂了一段時間。1996年起,他開始利用電腦與影像繪圖軟體創作,除了經常受邀參加世界性的表演藝術節,也多次參加台北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聖保羅雙年展和光州雙年展,受到國際策展藝評界的重視。陳界仁在2001年曾被列入世界百位傑出當代藝術家之一,也是台灣唯一上榜的當代藝術家。他在90年代的重要作品如「捨身地藏」 (1993-94) 、「本生圖」 (1996)、「失聲圖」與「法治圖」 (1997)、「恍惚相」(1998)皆因其傑出表現而有多件作品為本館典藏。本次展出之錄影裝置作品「凌遲考:一張歷史照片的迴音」,亦曾在巴黎FLAC展出,受到矚目。
「凌遲考」影片中的凌遲意象無所不在,除了行刑的現場,已成歷史遺跡的圓明園、哈爾濱731遺址,以及綠島的綠洲山莊、中壢RCA電子加工廠與成衣加工廠之女工宿舍,加上影片中充當演員的眾多工殤與失業勞工,幾乎無一不是長期遭受凌遲肆虐的受難者。陳界仁的「凌遲考」以冷靜而壯烈的方式,控訴台灣長期以來遭受西方各種「殖民」形式的歷程。「凌遲考」的影像彷彿集體記憶中的夢的影像,潛藏於觀者的「集體潛意識」,挑戰觀者的「回應」與記憶。陳界任援用那張使法國士兵巴岱爾(Georges Bataille)因而知名,摄於1905年的凌遲照片。照片中所凝結的不止是殖民主義對東方的強勢,透過了「攝魂術式的科技媒體」觀看,也是刑罰之下從生存到死亡之間的漫長對峙。因此,被摄者的失魂與受刑人的恍惚(因被施以鴉片而延遲了死亡與痛苦) ,兩者之間形成了形上與形下的彼此指涉,照片做為歷史之證據,揭發觀看和被觀看者間的權力關係,被拍攝者被「攝了魂」,如同受凌遲者肉身受到的肢解,那個剎那在被定影之後,成為被封固的記憶與能量。在西方,這張照片因為巴岱爾的詮釋,成為承載著宗教、情慾、酷刑與狂喜的恐怖美學中的重要影像,在中國1998年以前,卻是極少人知。
「凌遲考」用緩慢而詩意的速度以三個銀幕放映,將歷史和台灣當代社會連結起來。這部影片在巴黎的FLAC放映時,被法國<世界報>評為:「它看起來殘酷,卻是這幾年我們看過最強的作品之一」。「凌遲考」的影像是介於瘋狂、極度痛苦與彷如聖靈充滿的狂喜的曖昧混合。雖然影像來自一幅當初很少人知曉的歷史文件,在「凌遲刑罰」早已被禁止,在人間消失的二十一世紀初,對這樣的凌遲刑罰過程的觀看經驗也彷彿觀看地獄圖像的經驗。而刻意放緩進行的影像由於背負龐雜交叉的歷史與意涵(殖民的、歷史的、影像史的、影像本質的、刑罰的、觀看、暴力美學等等),使觀者不得不進行凝視──凝視歷史,也凝視自己。然而,這個地獄般的殘暴意像其實來自觀者的主觀意識的投射,也是作者經過層層手法複製而成的虛擬模擬影像。藝術家希望以獨特的方式,例如緩慢進行的手法與調子,引起觀者的深刻凝視;針對「凌遲」的刑罰形式,重新加以凝視與再現,並將其擴大演繹為一道隱喻,影射全球化意圖下的第一世界霸權之於弱勢者的權力關係。(張芳薇/雷逸婷—典藏目錄)

標籤:


繼續閱讀

[202]顏水龍-蒙特利公園


顏水龍 (1903-1997) 202展室
蒙特利公園 1931
油彩 畫布 73x90cm

顏水龍生於台南下營,家中務農,兼營小型製糖工廠。但七歲時失去雙親,十四歲時唯一的胞姊出嫁後,顏水龍開始孤獨自立的生活。「台南教員養成所」結業後,至下營公學校任教,在日籍友人鼓勵下,1920年赴日學習,1922年考進東京美術學校西畫科,1927年再進研究科深造,並於1929年畢業後赴法習藝,至1932年11月返台。顏水龍在日本從事廣告設計工作,自1930年代起,顏水龍忙於四處蒐集考察工藝發展資料,1937年完成籌設美術工藝專門學校的具體方案,因缺乏外援而難以創辦。戰爭期間他在台南地區大力推展藺草、竹材等守工藝品的改良工作,實現了以藝術改善民眾生活的理想。戰後顏水龍更積極投入參與創設國立藝專、實踐家專、銘傳商專、台南家專等學校的美工科系,對培育應用藝術人才盡心盡力,並繼續致力於延續發展具有台灣特色的手工藝。顏水龍的藝術生涯展現了多方面的才華,除了繪畫創作之外,還包括工藝、廣告設計與馬賽克壁畫製作,都有卓越的成就。
1931年顏水龍與林攀龍先生共遊盧森堡公園,從中尋找作畫的靈感,不久完成兩幅風景寫生,即「蒙特利公園」與「盧森堡公園」。其中「蒙特利公園」入選法國秋季沙龍展,此項訊息傳回台灣,亦在台灣藝壇造成震撼。這兩幅作品主要以大塊色面組構畫面,平面化、裝飾性強的特點,混合著纖細的線條與靈動的點景人物,畫風十分簡潔明朗,而畫面的色彩典雅柔美之外,亦帶有淡淡的抒情與感傷。台灣前輩藝術家早期作品保存不易,傳世的作品原本就不多,而顏水龍兩幅1930年代遊法時期的作品,顯得彌足珍貴,尤其「蒙特利公園」一作,還曾於1931年入選法國秋季沙龍,更是台灣美術史上的重要作品,堪為探討當時台灣藝術發展的重要指標。(摘錄自典藏百選-林育淳.廖春鈴)

標籤:


繼續閱讀

[202]廖繼春-有香蕉樹的院子


廖繼春 (1902-1976) 202 展室
有香蕉樹的院子 1928
油彩 畫布 129.2x95.8cm
廖述文先生捐贈

廖繼春生於台灣豐原。1922年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畢業。1924年入東京美術學校圖畫師範科。1927年畢業返台。曾任教小學、中學及專科、大學美術科系30餘年。其油畫3次入選日本帝展,並擔任6、7、8屆「台展」洋畫審查員,也鼓勵學生畫抽象畫及組「五月」畫會。1962年應美國國務院之邀赴歐美考察後,畫風更形天真、自在浪漫;色彩更為華麗、和諧,並且出現大量的粉紅色,風格獨特,表現卓越。
1928年「有香蕉樹的院子」入選日本第9回帝展。畫的正是廖氏台南家居前院生活即景,畫中左端側坐正懷著次子述文的廖妻。此作直到次子出世6個月後才完成。
此作曾經三易其稿,只為畫出「台灣的陽光」,而用紅綠對比出色。其嚴謹構圖,更為巧妙安排觀者的視域,主題由香蕉樹、地面光影、陽光下梳單辮著白襪走向遠處的婦人,及對面耀眼的晾曬衣物、牆面、人物、盆栽、雞隻、掃具、人物等,直上香蕉樹,再下主題核心…。如此流動性漩渦式構圖,豐富了畫面內容並生動了視覺效果。
這件作品點出了南台灣寧靜、樸拙與閒適的氣氛,在豔陽下香蕉樹的光影交錯而益發濃郁。當我們的視線落在明亮的牆上時,必然發現白色的耀眼、紅色的鮮活、綠色的穩重,以及淺赭紅帶綠的深沉。幾個人物或坐或立,更豐富了畫面的主題內涵與造型的變化趣味。因為大小、疏密、紅綠、明暗的對比自然妥適,產生繁複多變與穩定統一的寫生大格局,顯示了嚴謹的學院素養、日本外光派及法國後印象主義影響。由於運用台灣景物中紅綠色彩互應,襯托主題格外突出,依稀可見廖氏以後傾向野獸主義風格的基礎。
「有香蕉樹的院子」入選帝展,廖氏的聲望崛起,似乎同時帶動了台灣早期西洋繪畫寫生的主流品味:質樸的鄉村景物,閒適的家居,台灣的南國特色…正是日本帝展中的異國情調,也是審查員所期待的藝術家獨特的表現。就廖氏一生而言,此作是早期風格的重要代表作。(王素峰--北美館2001典藏常設展手冊)

標籤:


繼續閱讀

[202]林之助-小閒


林之助 (1917-2008) 202 展室
小閒 1940
膠彩 195.5x152cm
林之助生於台中縣大雅鄉富紳之家。少年時期在家人安排下前往日本求學,中學畢業後考進帝國美術學校(現今的武藏野美術大學)東洋畫科,曾隨奧村土牛、山口蓬春、川崎小虎、小林巢居等日本畫名家學習,畢業後進入兒玉希望畫塾,表現優異,並以「朝涼」一作入選帝展。1941年返台,卻因太平洋戰事爆發而無法重回東京,大批膠彩畫作因此留在日本成為憾事。林氏在台定居後亦積極參與美術活動,多次入選府展並獲殊榮。戰後應聘至台中師範學校,任教三十餘年並長期擔任省展評審委員。1954年組成「中部美術協會」,以其抱負與熱忱,領導中部畫壇並致力膠畫彩畫人才的培育與傳承。1977年為常年被議論不休的「東洋畫」一詞更名為「膠彩畫」。1985年,東海大學美術系力邀林氏開設膠彩畫課程,始中斷多年的膠彩畫教育得以延續。
林氏由於家庭經濟富裕,得以在文學、繪畫、舞蹈、音樂等各項藝術領域的興趣與鑽研。留日期間,林氏經常到東京新宿的森永牛奶糖附設咖啡店享受評價咖啡。店裡的女服務生對年輕瀟灑的林氏皆相當仰慕。1940年,他以此店三位女侍為模特兒作畫,即為「小閒」。
該作參加第四屆兒玉希望畫塾展時頗受好評。作品尺寸相當大,因此如何妥貼安置畫中人物,使構圖與畫面空間生動而不單調,即為此圖首要課題。畫家利用正面、左右側面的三位女子,圍於火爐後排成環型站立,她們與背後棕色沙發椅、藍白牆壁、壁上盆花,構成前後五層豐富的空間層次,成功地解決畫面安排問題。此外,畫家特別以平塗的方式,不強調暈染及立體效果,而採用青、白、棕等冷色系,配以均勻細緻的輪廓線,使膠彩畫淡雅明淨的效果,發揮的淋漓盡致。值得一提的是,一侍者圍群口袋中,點菜傳單上繪印著當時流行的坦克車圖案,含蓄而巧妙地流露「戰時日本」的特殊時代氣氛。(雷逸婷-北美館2001典藏常設展)

標籤:


繼續閱讀

[202]劉啟祥-魚店


劉啟祥 ( 1910-1998) 202展室
魚店 1940
油彩 畫布 117x91cm

劉啟祥生於台灣台南,日本東京文化學院洋畫科畢業,受教於二科會名師石井柏亭、有島生馬等人門下,繪畫思想與創作風格,與當時多數進入東京美術學校習藝的台籍畫家們有明顯的不同。劉氏是日治時期台灣僅有的四位旅法習藝的藝術家之一,至巴黎後,他以臨摹羅浮宮收藏的馬奈、塞尚作品作為練習進修
的重點,旅法期間他以作品入選巴黎秋季沙龍,此項事蹟對當時台灣文化界也是莫大的鼓舞。劉氏1935年回到日本後,除按期參加二科展,並與日籍畫友組成畫會,正當藝術創作活力充沛時期,無奈二次大戰愈演愈烈,影響了畫家的創作活動。1946年劉氏返回台灣,遷居高雄,1950年代以後投身高雄地區美術教育活動,直至1998年逝世。

自法返日之後,劉氏曾一度嘗試多幅描寫群像的作品,「肉店」、「魚店」、「野良」等,都是此類以日常生活所見為題,畫面卻呈現較強主觀性,同時流露著幻想意趣的作品。本館收藏1938年的「魚店」,是劉氏自法返日的代表作之一,獨特的空間分割構圖、人物造型優雅與刻意的變形,畫刀筆觸靈活生動,薄塗但層次豐富的黃、綠色彩變化,這一切共同組成這幅淡雅細緻的作品,雖然「魚店」取材自平凡生活常景,但劉氏卻能營造出獨特的吸引人的神秘夢幻氣氛。就如劉氏自述的創作感言所示:「我不刻意塑造一己的風格,那是不自然的,只要不斷用心靈去畫,風格便自然而然落駐在你的畫面上。…我欲以單純的色彩繪出色感豐富的圖,好比一闕清麗有致的曲子。我盼望落筆無幾而畫出能夠訴說一切的作品,彷如一首意味盎然的詩。」(林育淳-北美館2001典藏常設展手冊)

標籤:


繼續閱讀

[202]陳進-悠閒


陳進(1907-1998) 202 展室
悠閒 1935
膠彩 絹 136x161cm
陳進生於新竹香山。台北第三高女畢業,1925年入東京女子美術學校日本畫科,專攻東洋畫,受教鏑木清方、伊東深水等。作品入選台展、府展、日本帝展,為畫界翹楚。1927年與林玉山、郭雪湖同時入選首屆台展。戰前與廖繼春同為最早之台展審查員。陳氏畫風優雅細緻,寧靜清秀,大家閨秀氣質躍乎紙上。畫面的記述特質,亦能自然掌握時代性。繪畫題材以人物、風景及花卉為主,晚年旅行國外亦將所見盡收畫中。
陳氏的主要作品如「合奏」、「悠閒」、「化妝」、「洞房」、「慈愛」等,彷彿可見台灣早期閨秀少女成長到為人婦、為人母的系列人生,精緻、細膩、優美,「閒來無事不從容」是陳氏藝術的表現的主調。「悠閒」,描寫對象雖是家中姊妹,卻是澄淨自己、與萬象合一的心情投射。如此情寄閨秀生活,真是清純動人!
大家閨女眉清目秀唇紅齒白,玉指纖纖輕握書卷,側臥鵰花眠床閒讀「詩韻全璧」,暗香嬝嬝,說不出的清雅,又似乎金碧輝煌,好一個上流富貴人家閨女閒情的寫照,也是書香門第高尚氣質的流露。簡潔大方的畫面,細膩精緻的畫質,自然舒坦的畫意,晶瑩剔透的畫性,悠遠自適的畫境,寂寞婉約的畫情,優美無暇的畫藝,文質彬彬的畫格,使這件作品的表現達到自在、豐富而完美。
「悠閒」一作,所應用的構圖法、線描法、重疊法、清水法、膠墨法、設色法等,層次累雜繁複,畫者必須全神貫注,不得疏忽敗筆,否則無以竟其功。陳氏不斷試作草稿以至完美,可謂心意卓絕而且畫藝卓群,至今為人讚頌不已。
寧被稱「畫家」而不願被稱「女畫家」的陳氏,家境富裕,心性涵養高節但平易近人,藝境精湛,托畫寄情脈脈卻雲淡風清;陳氏的「悠閒」,實為台灣經典名作。(王素峰-北美館2001典藏常設展)

標籤:


繼續閱讀

[202]郭雪湖-圓山附近/南街殷賑


郭雪湖 (1908- ) 202 展室
圓山附近 1928
膠彩 絹 94.3x175cm

南街殷賑 1930
膠彩 絹 188x94.5cm
郭雪湖生於台北大稻埕蕃仔溝,本名金火,號漁莊。由陳英聲啟蒙、蔡雪溪指導、與任瑞堯切磋及個人努力,立下嚴謹基礎。少年時期臨摹研習謝琯樵、橋本關雪、川合王堂,石濤等之筆墨意趣。及長寫生,題材多旅遊風物,水墨、彩墨、膠彩兼治,賦色樸而不華。旅日時期多作系列瓶花,典雅富麗。旅美時期色面簡潔穠艷,氣度恢宏。郭雪湖與陳進、林玉山、呂鐵州等為台灣新美術運動中膠彩畫表現的重要先驅。
「圓山附近」為郭氏第二回台展東洋畫特選力作,且為邁向創作之路重要轉捩點。其內容繁複,構圖嚴謹,用筆縝密,用色細微。樹叢綠蔭及盤石接近而空間清楚,空氣可居間流動,一片綠暈似有數十種色彩變化,層次豐富,氣氛迷人。小徑蜿蜒,迷入花木深處,數朵朱紅雞冠花亦見對比和諧。小丘下一面菜圃,點景少婦獨自農耕,腰帶似為褚紅,有萬綠叢中一點紅之妙。遠望一座鐵樵橫過山峽,似乎溪水湍流,通幅作品如小見大景觀開闊,特具個人品味,有別於中國傳統重彩繪畫及日本東洋畫面貌,而具台灣南國特色。郭氏為創此作,每日來到圓山附近走訪、觀察、徘徊、體會,全心融入生命,寫生起草半年,草圖十餘幅,後再練就「下圖」(幾近完稿)十餘幅,始完成此作,時已一年。於今基隆河畔、台北市立美術館前,圓山附近歷歷在目,新建中山橋及高速橋交叉橫亙當前。於此都會發展時際,緬懷舊日圓山時光,此作更形彌足珍貴。
「南街殷賑」係郭雪湖以誇張性、戲劇化手法描寫大稻埕迪化街霞海城隍廟口節慶熱鬧景象。五彩繽紛的招牌遠近林立,充滿社會現實性及視覺趣味性。廟口擁擠的市井小民流動,忙碌紛擾,反映當時生活習俗。整件作品以紅、黃、藍為主軸,呈現中國傳統風味及台灣南國特色,其重要表現分析如下:
一、 這是以市容景觀、小民生活為題材之不同表現
二、 此作台灣氣息濃厚,不但關懷台灣社會的生活、文化、經濟,且傳遞相關的訊息。
三、 除了表現對本土文化的認同之外,對異國流行文化之捕捉有趣的一面。在招牌看板上不但有日本人回「內地」需購買台灣特產之禮品店,也有中國的藥材店,還有寫著英文「sony」的洋貨店。台灣的海島型文化如此接納而且包容多元文化,實有後現代文化之意味。(王素峰-典藏百選)

標籤:


繼續閱讀

[202]林玉山-歸途


林玉山 (1907-2004) 202 展室
歸途 1944
彩墨 紙154.5x200cm
林玉山 生於台灣嘉義,本名英貴。曾至東京川端畫學校習畫,受岡村葵園、結城素明、平福百穗等四條派寫生觀念影響。1972年與陳進、郭雪湖以膠彩畫同時入選首屆台展,人稱「台展三少年」。1935年再赴日,入堂本印象畫塾深造。日後以墨水畫見長,擅畫雀鳥,老虎,頗為膾炙人口。晚年作畫風景講究立體光影,用色大膽明亮,宛如現代新山水。嘉義地區畫會曾受其帶動影響。
「歸途」是林氏代表作之一,樸實的農婦與馱著甘蔗的水牛,緩緩踏上歸途,似乎是台灣舊社會村落中親切而熟悉的黃昏景象。農村生活的人畜之間,親密互賴,「歸途」一作,頗為深摯感人。林氏作畫,一向強調寫生,重視結構。此作筆法雖有輕重緩急,但如其為人,律己慎嚴待人以寬,表現一絲不茍但平易近人,且流露自然之鄉情,畫面素雅淳淨,美意十足。
台灣的40年代,仍是日治殖民時期,台灣畫家兢兢業業創作靜物、風景、人物,光前一年林玉山完成此作,留下了當時代純樸美好的記憶與新美術萌芽的重要美學典範。
1927年,林氏以「水牛」一作,與19歲的陳進、18歲的郭雪湖之作品同時入選第一回台展(台灣美術展覽會)。1941年,林氏畫「雙牛圖」,1944年完成「歸途」。此三件作品,正好串聯林氏畫牛的重要表現:「水牛」孺慕情真,「雙牛園」恢宏大方,「歸途」生動自然。林氏以膠彩畫黃牛,以水墨畫水牛,各有殊勝,並可看出畫家創作發展至圓熟疏放而自在的境界,及嚴謹不茍質樸可親的個性。(王素峰-北美館2001典藏常設展手冊)


標籤:


繼續閱讀

[202]陳澄波-夏日街景


陳澄波 (1895-1947) 202 展室
夏日街景 1927
油彩畫布 79x98cm

陳澄波生於嘉義。台北國語學校師範部畢業後回鄉服務,致力教育之餘對藝術追求未曾忘情,1924年毅然赴日入東京美術學校圖畫師範科就讀,1926年以描繪家鄉「嘉義街外」一圖參加「帝展」入選,成為台灣接受新式教育後首位敲開日本帝展大門的畫家。1929年東京美術學校西畫研究科畢業後,赴上海新華藝專等私立美術學校任教,因上海事變情勢緊張,於1933年返台。1934年與台灣藝壇同好共組「台陽美術協會」,此後全心投入提昇台灣藝術發展工作。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他因通曉國語並有中國經驗,竭誠熱心參與政治事務,期能為更多人服務,然在1947年二二八事件中卻成為時代悲劇的犧牲者。享年53歲。

陳氏的創作歷程,依畫風轉變大致分為四期,亦即東京美術學校時期(1924-29)、上海教學時期(1929-33)、回返嘉義活動時期(1933-41),太平洋戰爭至去世時期(1941-47)。「夏日街景」是陳氏目前存世第一期作品的代表作,也是陳氏第二次入選帝展的作品。此圖最突出的地方是,透過作者巧妙的構圖安排,畫面以電線桿挺立在畫面正中間,與其他三棵枝葉繁密的大樹,互相呼應,而這根筆直的電線桿,又恰可打破由三個半圓形灌木叢所圍成的規律空間,這樣的構圖造成一種興味,頗能引人入勝。至於此圖的運筆、用色也堪稱一絕,一大片平塗的黃土地,傳達艷陽下乾爽炎熱的氣息,而三株綠蔭蓋頂、筆觸靈動、色彩厚實的樹木,又造成一種清涼的對比,這種互相搭配,確有一番新意。

「蘇州」水鄉澤國的風情,以生動活潑的方式描繪出來。迎風飄搖的亮麗絲綢、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鮮柔明亮的色彩是此圖表現重點之一。陳澄波運用「消失點透視法」,將複雜的視點以圓弧形的動線交織、集中於橋洞之下,而布匹及電線桿的直線,恰可用來均衡這些曲線,使畫面達到一種嚴謹、精緻的穩定與和諧力量。畫作點景人物亦為陳澄波創作一絕,他常以親密偕行的人物,增加畫面的溫馨和樂氣氛,並使獨特的敘事性風格更加突出。(摘錄自典藏百選-林育淳)


標籤:


繼續閱讀